【每日一练】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3月22日)

时间:2023-03-22 09:08:57责任编辑:bjszz

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23

  • 报名条件
  • 考试指南
  • 历年考情
  • 选课报班
专业老师在线答疑

一、单选题

1.教师通过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分析、论证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讲授方式是(  )

A.讲述

B.讲读

C.讲解

D.讲演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  )的观点。

A.体谅模式

B.集体教育模式

C.认知模式

D.价值澄清模式

3.袁老师中途接手某班的班主任,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总是叫苦叫累,哪怕运动量没有超出他们可以承受的范围也是如此。如果你是袁老师,可以在全班进行(  )

A.积极的情感教育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教育

D.良好的性格教育

4.若某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考虑问题,则该儿童的认知水平处在认知发展理论的(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功能更加强调的是(  )

A.甄别与鉴定

B.选拔与淘汰

C.促进学生分流

D.促进学生发展与改进教学实践

6.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其哲学寓意是(  )

A.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普遍存在矛盾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内部矛盾总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矛盾着的事物及每个侧面各有特点

7.2018年秋分时节,我们迎来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亿万农民用辛勤与汗水,浇灌出丰硕的果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要用节日的形式为农民呐喊、为农民加油、为农民点赞。从唯物史观看,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体现了(  )

A.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劳动者就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C.劳动者的精神面貌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D.劳动者的实践活动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C【解析】题干所述内容为讲解的含义。

2.A【解析】体谅模式认为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体现了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关心别人。这体现了体谅模式的观点。

3.B【解析】在袁老师中途接手的班级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自身承受范围内的体育活动中叫苦叫累,这体现出该班学生意志薄弱。因此,袁老师应该在全班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4.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不能想象独立于他们直接经验之外的事物,但能够考虑多个感知特征,即去自我中心,得出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儿童能够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来考虑问题,说明其思维已经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了具体运算阶段。

5.D【解析】新课程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D【解析】题干语句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大意是天下万物各不相同,这是客观存在的情况。这句话强调事物具有差异性,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故选D。

7.A【解析】题干中表述的是因为农民劳动活动的重要历史作用设立了中国农民丰收节,A项与题干表述相符。B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属于精神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排除。题干表述不涉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备考干货下载

互动交流

  •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
  • 历年试题 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码”上领取
  •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码”上测试分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