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国招教
材料分析一:
罗恩·克拉克,28岁获得美国“年度国家教师大奖”,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三次邀请他做客白宫,他的故事被好莱坞搬上了屏幕。他班里33个学生,个个调皮捣蛋,不愿意听课,他便跟学生约定,如果学生能集中15秒钟听他讲课,他就喝下一罐牛奶,当喝到第14罐时,他几乎要吐了,不过从那天起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他说:“为了学生我愿意这样折磨自己。”一天,他告知学生要带雨伞上课,因为教室可能漏雨,其实教室根本不会漏雨,并且那天阳光灿烂,师生们撑着伞躲在教室一角,快乐的解决跟雨相关的教学问题,他善用无声的体态语言创造有声的课堂,他有时课堂上一直播放音乐,不说一句话,只是用丰富的体态语言去诠释教学内容,刚开始还不知所措的学生慢慢熟悉了他的教学方式,渐渐活跃起来,开动脑筋,融入到课堂中。课堂上,他特有的激情,笑容,自信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时而手舞足蹈,时而跳上桌子与学生们一起唱歌,时而给出鼓励的微笑,时而让学生充当老师解决难题,他一直用眼神与每一个学生交流,分享他们的观点,学生们的眼神中透出的是自信和憧憬……
问题: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罗恩·克拉克所具备的教师职业素养。
参考答案
罗恩·克拉克体现了教师职业素养中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以及能力素养。
(1)罗恩·克拉克的教学行为反映了道德素养中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①他具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罗恩·克拉克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班级学生,与学生进行约定只要他们能集中注意力15秒,就喝下一罐牛奶,当喝到后都要吐了,为了学生他还是情愿去“折磨”自己。②他具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教书育人。作为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的罗恩·克拉克对于学生的不专心听讲行为,不是耳提面命的加以指责,而是通过喝牛奶的方式进行校正。同时,在他的课堂上,总是善于运用一些无声的体态语言去诠释教学内容,活跃学生思维,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拓宽学生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罗恩·克拉克具备知识素养中的教育知识素养。①他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观指人们对教育以及教育与其他事物关系的看法。时代特征的教育观要求教师全面理解素质教育。学生观是对学生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面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罗恩·克拉克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单纯的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并与学生一同参与到活动之中,达到“学中玩,玩中学”的效果。同时,鼓励学生自由发现,自我创新,给予学生及时积极反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②罗恩·克拉克掌握了相应的教育学科理论。教师仅仅有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是不够的,还应善于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自己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须有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的知识,懂得学生的身心发展、个性和品德形成的规律,以及如何根据这些规律教育学生。而罗恩·克拉克做到了这些,他利用班级学生调皮捣蛋,性格活跃的特点,在课堂上采用丰富的体态语言去诠释内容,时而高歌,时而手舞足蹈,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由分享自己观点,使得他们乐于学习、乐于探索。
(3)罗恩·克拉克具备能力素养。①他具备基础能力素养中的语言表达素养。表达能力是影响教师教育活动成效的重要因素。语言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和个性化,能够体现出一名教师的独特风采。作为罗恩·克拉克,他在教学过程中,用特有的激情和无声的体态语言在感染者每一名学生,让学生的眼神中透出了自信和对知识的渴望。②他具备专业能力素养中的教学设计能力。所谓教学设计的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前根据学生对象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的再加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的方法以取得佳教学效果的能力。在讲授“雨”的相关知识之前,他采用了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告知学生带伞上课,快乐的解决跟伞相关的教学问题。他根据所授内容性质的不同,有时一直播放音乐,有时带着学生一起唱歌,有时让学生自己解决难题,但无论采用任何方式,都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组织设计,终达到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目的。
正是由于罗恩·克拉克从学生和教学内容出发,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才使得调动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材料分析二:
那年学校安排我担任新的高一某班的班主任。组建班委会是既敏感又头疼的一件大事。既要选举出能起表率作用、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同学,又要适当照顾那些性格内向、自卑、需要锻炼的同学。
在观察中我发现,有个女同学很特别:性格孤僻,回答问题被动,眼光躲闪,不敢与人正视,总是一个人发呆。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了解到,该生在初中时活泼、开朗,曾经担任过班上的宣传委员,学习名列前茅,尤其擅长作文。但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班级黑板报评比中,她负责的黑板报名落孙山,遭到班主任三番五次的严厉批评,这种打击直接影响到她的学习。在随后的考试中,由于成绩不理想,老师又旧话重提,并以“你做什么都不行”为由撤掉了她宣传委员的职务。这使她受到了极大的心理刺激,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并经常自责,整天生活在犹豫和自卑的阴影中无力自拔。
在安排班委的过程中,尽管我苦口婆心地动员、鼓励,但她执意拒绝担任宣传委员。为此,我有意将宣传委员的位置空缺,并宣布:“暂时没有发现合适人选,待学期结束后依据同学们的业绩和表现进行公开选举,希望大家抓住这个机会。”在此后的日子里,我多次暗地里给她创造机会:把她的演讲稿、学习心得等在班上多次展示,并在学校广播站广播,她所拍摄的有关宣传环保的图片被报社采用,作文也获得了学校的“新蕾奖”。我发现她渐渐变得开朗起来,愿意主动和同学交流了,也能听到她天真、爽朗的笑声了,久违的自信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恢复。第二个学期初,在全体同学的掌声中她“站”到了宣传委员的位置上。两年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重点大学。
问题:请从德育原理的角度分析“我”的行为。
参考答案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好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案例中“我(班主任老师)”通过对“特别”女生的仔细观察,通过与女同学家长的深入沟通和交流,很好地把握了这位“特别”女生性格孤僻的原因,为其采用合适的解决方案提供了很好的参考;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案例中“我”根据这位女学生善于宣传的特长,不断给她锻炼的机会,使其慢慢变得开朗起来;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案例中“我”根据高中阶段学生自尊心较强的心理特点,没有强行让她进行改变,而是不动声色地对其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